胥兆莹同志在讨论“抗震救灾精神”主题会上的发言

发稿时间:2009-10-16浏览次数:266

      胥兆莹同志在讨论“抗震救灾精神”主题会上的发言

面对这次历史上罕见的、建国以来灾情最严重、影响最大、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,在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气壮山河、可歌可泣地紧急动员,投入抗震救灾斗争。如此短时间动员这么巨大的力量投入赈灾斗争,在国内外无不给予崇高的赞誉,引起国内外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以及国内外传媒界思改,正如新加坡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所说:这是一个世界从未看见过的过的全新中国,一个正在转变,遇到众多问题,但却聚集着巨大能量和出乎预料的能力,并展现出共同的人性之美的国家。

这次抗震救灾中,短期内如此巨大能量动员能力,投入抗震救灾,尽管各自认识不同,但就其根本原因在于:

第一: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,从这次抗震救灾的斗争实践是其它任何政治制度所不能比拟的。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竭力鼓吹“西方价值观”,我们一些善良的人们都往往把西方的“民主制度”认为是最好的,而其它的社会制度,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,就是不行的。虽然人各有志,各有不同的认识。但是有一个唯一的真理,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从这次我国的抗震救灾斗争,与世界一些国家抗击自然灾害比较,如美国的“卡特里娜”飓风,印度洋大海啸及近期的缅甸的大风暴等等,谁能比较呢?事实告诉人们,衡量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坏,不是认为“民主”与不民主制度来衡量,而是要你这种政治制度能否有意愿和能力来为人民提供所需的服务,而号称世界最强大的“民主制度”的美国能这样做吗?这使我们常听到老百姓一句口号:“社会主义好!”无论你是否赞成,是否有疑问!但这是事实!血的事实!生民的事实!德国《时代》周刊中说:“中国社会在救灾过程中显示出高度文明。”“中国要比其它一些国家迄今为止在发生类似灾难的反应速度快得多。”

第二:优越社会制度的建立,是因为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。,党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。在大灾难面前,在人民生民财产遭受到生死存亡之时,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,动员全国人民投入到抗震救灾,其巨大的动员,不仅是来自自上而下下,而且也来自自下而上的社会自觉动员,这种展现出的全国上上下下和方方面面自觉的、巨大的动员能力,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,这种巨大的凝聚力,并不是基于任何物质利益之上,而是基于对人民利益及其人的生民价值的关怀。由此呈现出波澜壮阔、气壮山河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场景。这就是我们的另一句口号:“共产党好!”这就是在地震废墟中埋了一百个小时,被救出来的一位幸存者,刚被救出的第一句话:“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。”

我们伟大的党,在这次赈灾斗争中,能发挥这样伟大的力量和作用,就因为我们党教育、培养了一大批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干部,和受党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。广大群众对党、党的干部和人民军队的先锋模范作用,感受颇深,在此就不一一例举。仅就一些外国媒体的评论,可见其高度的评价和赞誉。奥地利《新闻报》说:“中国军队是困境中的救星。”俄新社的评论说:“一个总理能在大地震发生两小时就赶赴灾区的国家,永远不会被打垮。”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署名文章说:“中国的百姓为自己国家有这样领导人感到骄傲和自豪。”“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,想学也学不来。”无怪一位90后年轻人深深感慨的说:“温总理在灾区指挥抗灾的形象,使我们看到了当年的周恩来总理!”就连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也说:“中国官员救灾的表现令人感动。”

第三:在抗震救灾中,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,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,执政为民”的宗旨,以人的价值为核心。由于广大群众从党的行动中体会到自身价值时候,从而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支持,才是自觉的发自内心深处的,由此产生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和谐和相互信任。政府相信媒体,并给予媒体自由报导的空间,并鼓励在赈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量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组织等,展现在赈灾过程中的舞台上。活跃和发声的就不再是单一的政府。而是媒体、企业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。大家还记得江苏的民营企业家陈光标,带着几十台大型设备,日夜兼程,几乎和救灾的部队同时到达重灾区。没有谁命令他命令他这么做,而就是自觉的为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自觉行动。这就是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体现,这就是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,就会变成感天动地的无穷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