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

发稿时间:2011-11-02浏览次数:498

 

 

在“十二.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。

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,党员只有50多人,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。而90年后的今天,中国共产党已有7700多万名的党员,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,繁荣富强,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回顾这90年的峥嵘岁月,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,我们看到的是,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发展,是历史的选择,人民的选择。

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,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;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。人民选择共产党,是因为共产党一心为民众,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。从90年前党诞生的那一天起,就开宗明义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的,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,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我们党代表了全国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,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,前赴后继英勇奋战,经过土地革命战争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推翻了三座大山,建立了新中国;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,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,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;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,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,不断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90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,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。

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,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,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。毛泽东同志指出:“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,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”;邓小平同志也说过:“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,如果用概况的语言来说,只有两句话: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”;江泽民同志亦指出“我们想问题、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”;胡锦涛同志强调:“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,不断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,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”

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最显著的特点,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最高概括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就是要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,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,切实造福人民,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,把人民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一切工作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。是不是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,不仅是政治立场、政治方向问题,还关系到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。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利益,不是看空洞的口号或夸夸其谈,而是通过党的决策和身边党员的言行做出判断。

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生命、党的力量所在。我们党九十年的历史,是为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奋斗的历史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世情、国情、党情的新变化,我们共产党人必须也能够担负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,一个政党、一个政权,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,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,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,迟早都要垮台。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,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。我们的改革和建设,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、支持和参与,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才能顺利推进;党的领导地位,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,才能巩固和加强。如果失去人民的支持,我们党就会一事无成,就不能生存。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我们党就能够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,克服一切困难,无往而不胜。

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贯政治立场,是党巩固执政基础、确保长期执政的制胜法宝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、植根于人民、服务于人民。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,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,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,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,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。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能更加巩固,执政地位就能牢不可破。这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政之道和制胜法宝。

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,更要贴近群众,重实际,办实事,求实效,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升自身的素质,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;要向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做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,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、最可靠、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,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、任何风险的考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黄三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〇一一年四月